- 2006年第4期
- 分析了国外文献中对压差作用的认识和压差设定值。分别用大气尘法和实验菌种法对压差和污染物外泄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压差从0变到-6 Pa,污染物外泄浓度比仅减少0.03左右;而从-6 Pa变到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5
- 2006年第4期
- 阐述了热力站供暖系统实行状态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状态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热力站供暖系统节能潜力巨大。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4
- 2006年第4期
- 介绍了单风道变风量末端、风机串联型末端以及风机并联型末端的主要设备构成及其在空调系统内外区的应用。讨论了变风量末端的选型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4
- 2006年第4期
- 通过引入控制压差比β的概念,导出了空调冷水泵变频扬程比和轴功率比的简化计算公式。经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β值下水泵压差变频的特性,指出β是影响水泵变频节能的关键因素。对比了一次泵和二次泵变频的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3
- 2006年第4期
- 通过对火灾工况的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详细分析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地铁车站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改进措施和相关建议。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3
- 2006年第4期
- 通过分析围护结构不同部位发生结露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给出了防结露的解决方案,保证了游泳馆的正常使用。为双层薄膜围护结构系统的防结露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2
- 2006年第4期
- 分析了常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与常规末端装置进行了性能比较。在建立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试验室中对这种新型末端装置和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变风量末端装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2
- 2006年第4期
- 以衡量热舒适性的PMV和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的CO2浓度为控制输入参数,建立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分别对变频空调器压缩机、蒸发器风机、新风阀(机)和台式小风扇进行控制以同时满足0<PMV<0.5和CO2体积分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1
- 2006年第4期
- 简要介绍了超疏水表面的生成机理、在暖通空调专业中可能的应用范畴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相分离技术生成超疏水表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生成的超疏水表面接触角高达164°,滚动角小于2°。将这种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1
- 2006年第4期
-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理论、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发现几乎所有的模型都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举例说明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换热器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流动共同作用的地埋管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0
- 推荐阅读
-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
- 书名: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作者:尉迟斌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1内容提要:本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制冷与空
- 发稿时间:2015-07-23 10:34
- 净化空调
- 本书从空调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净化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空气污染物及其特点、空气洁净度等级等;国内外最新的关于洁净技术
- 发稿时间:2015-03-27 14:06
- 美的空调:全直流+18...
- 详细内容请见《暖通制冷设备》杂志08-11期{P51}的【综合报道】栏目,或与本刊联系可获得该期杂志的所有精彩内容,且可享受由该杂志社之后的不定期免费赠送活动。联系电话:010-64773625&nb
- 发稿时间:2008-11-17 23:18
-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详细内容请见《暖通制冷设备》杂志08-11期{P48}的【综合报道】栏目,或与本刊联系可获得该期杂志的所有精彩内容,且可享受由该杂志社之后的不定期免费赠送活动。联系电话:010-64773625&nb
- 发稿时间:2008-11-17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