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0期
  • 通过分析认为使用对臭氧层破坏为0、温室效应指数更低的自然工质,才是解决制冷剂对环境破坏问题的根本办法。
  • 发稿时间:2006-04-25 23:07
  • 2006年第4期
  • 分析了定扬程控制、定末端压差控制和最小阻力控制三种控制方式,指出定末端压差控制可能导致水泵扬程不足,并且在实际情况下无论哪种控制都不可能使水泵消耗的功率与流量的三次幂成正比。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8
  • 2006年第4期
  • 以别墅空调为例,根据现有地埋管地源热泵的一些经验数据,分析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冷却塔冷却水、空气源热泵和地表水地源热泵四种集中制冷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年运行成本,比较了各系统的费用经济性指标。结果显示,冷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8
  • 2006年第4期
  • 空调环境的氧含量普遍低于20.9%,有必要采取措施补充空调环境消耗的氧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简要介绍了几种制氧方法,提出将变压吸附制氧或膜分离制氧用于空调环境增氧的思路,并且描述了这两种增氧系统。以某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7
  • 2006年第4期
  •  论述了热泵空调与海水淡化系统联合运行的方式。夏季,热泵从空调用户中提取热量为海水淡化供应热量;冬季,热泵从海水中提取热量为海水淡化和空调用户供热,可实现减少热量与电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7
  • 2006年第4期
  • 引入室内空气质量和噪声,结合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作为室内环境综合评价参数。应用粗糙集理论约简不必要的属性,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权重系数。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模糊变换计算出评价集。这种评价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7
  • 2006年第4期
  • 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结合集中空调系统的功能特点,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在空调系统各组成单元故障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集中空调系统和制冷系统的故障树。采用最小割集分析法确定了导致制冷系统失效的主要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6
  • 2006年第4期
  • 建立了调湿材料吸放湿过程的热湿传递耦合方程,在周期性热湿作用边界条件下对耦合方程进行变换分析,得出其理论解。研究了封闭空间内调湿材料在周期性热湿作用下的吸放湿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含湿量波动振幅与温度波动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6
  • 2006年第4期
  • 介绍了基于最不利区域信号的控制方式和基于区域信号权重处理的整体性控制方式。利用系统仿真软件TRNSYS建立了干盘管系统仿真器,在区域温湿度控制能力和系统能量需求方面比较了这两种控制方式,结果表明后一种
  • 发稿时间:2006-04-18 18:35
|<  1   2   …   252   253   254   255   256   …   1083   1084   >|  总共 1084
  • 推荐阅读
  •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
  •   书名: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作者:尉迟斌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1内容提要:本手册是为了适应我国制冷与空
  • 发稿时间:2015-07-23 10:34
  • 净化空调
  •   本书从空调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净化空调与一般空调的区别、空气污染物及其特点、空气洁净度等级等;国内外最新的关于洁净技术
  • 发稿时间:2015-03-27 14:06
  • 美的空调:全直流+18...
  • 详细内容请见《暖通制冷设备》杂志08-11期{P51}的【综合报道】栏目,或与本刊联系可获得该期杂志的所有精彩内容,且可享受由该杂志社之后的不定期免费赠送活动。联系电话:010-64773625&nb
  • 发稿时间:2008-11-17 23:18
  •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详细内容请见《暖通制冷设备》杂志08-11期{P48}的【综合报道】栏目,或与本刊联系可获得该期杂志的所有精彩内容,且可享受由该杂志社之后的不定期免费赠送活动。联系电话:010-64773625&nb
  • 发稿时间:2008-11-17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