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做就做世界最好 ——访珠海格力电器公司总经理朱江洪
  •   来源:本站原创
  • 2008-10-15
格力大事记    1991年底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2年 4月 14日格力电器通过空调器 CB安全认证。    1993年 3月格力打入香港市场,成为当时唯一进入香港大型日资商场的中国空调。    1994年 6月 17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格力电器。    1994年底中国五百家最大工业企业评选。格力电器在中国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最大企业中名列 32位。    1995年初荣获由内贸部、中国轻工总会等六大部委颁发的′94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1995年 12月 28日获欧盟认证机构颁发给中国大陆空调行业第一份 CE证书。    1996年 7月初通过 ISO90001审核,取得国际通行证。    1996年 9月格力成功开发出“冷静王”系列分体空调,以高达 3.35的能效比、34.2分贝的超低噪音等卓越性能震惊世界。    1996年 11月 8日格力电器二期技改工程正式竣工投产,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调城,年生产能力达 250万台,具备了世界级大企业的能力。    1996年 12月 16日由国家统计局等单位组织的“一九九六年全国城市居民消费者调查”中,格力空调居空调类商品产品质量评价、市场占有率、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三项全国第一。    1997年 6月 30日荣获欧洲企业家协会颁发的第 22届“国际最佳品牌”奖。 返回   朱江洪简历   朱江洪,1945年 11月出生于珠海。1970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机械系,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后任厂长。1988年,回到故乡珠海,先后任冠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珠海空调器厂厂长。先后三次将原来的一把手变成他的二把手。    1992年,格力电器公司组建,由一条技术落后10年的组装线,年产2万台空调器的小厂,改造成为年产量250万台的行业巨头。   遵循“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经营上“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争家用空调;销售上走专卖店之路;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   格力,是国际上流行的 OEM方式在中国唯一也是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OEM是格力“中国包围世界”的先期战略。   返回 主持人简介   吴锦才, 1962年生于江苏;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同年分配至新华社工作至今;现为国内部经济编辑室主任。    1986年所著通讯《水,水,水》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91年获主任记者职称, 1993年获高级记者职称;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过《爱和恨:一个时代的倒影》、《1979-1992中国沉思录》、《决定中国方向的新因素》、《中国改革:黄金时代。阳光地带》及《怎样做新闻记者》等书。 返回 水下的漩涡   听朱江洪说话,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甚至对生意场上那种浓烈硝烟,他也只是很平淡的一挥手、一拂袖、一句“不理它”,就给打发了。眉宇间,谈话间,总笼罩着一股平和恬淡之气。让人开始时很诧异:偌大企业的总经理,怎会如此面对那么激烈的商战竞争?其实他对几个主要对手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很了然,自己的章法一点也不乱。“格力”能默默地做到现在 40多个亿,企业在潜移默化之间很有些朱江洪的风格。   朱江洪闲来经常写毛笔字,空调器上的“格力”两个字就是他的手笔。这样闲来有趣、耐得住寂寞的总经理,已不很多。以字观人,他的字很有“劲”。显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大企业的总经理,无论你心理上如何把握,总会不自觉地被卷进商战的喧嚣中。朱江洪不可能例外。但是,细观这乱哄哄的算计、吵闹、笔战、诋毁,实在都是水面上的那一层浮沫。真正风云激荡的,还在水下。那里的漩涡才真正有力量。对近年来熙熙攘攘的“第一”,朱江洪明知中国的老百姓很轻信、很容易受人骗,明知自己企业也需要这么一块金字招牌去诱惑消费者,但他从太多的“第一”中间,看到了种种差异、矛盾的自相抵触,这与他的风格相悖,因此,他告诉手下人:不要去争这些东西。   “不去争这些无谓的东西”。但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办企业,把好东西做出来了,把钱赚到手了,谁都不会小视你。这种竞争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嘴上不争,笔下不争,用工作和实绩来参与竞争。这就是那种水下激荡有力的漩涡式的风格。 返回   朱江洪高论   ●整个家电市场,哪个领域没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哪个领域的国产品牌就会溃不成军,正是在与洋品牌较量的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也学习到许多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这等于在家门口参与国际竞争吧。   ●市场上从没有迟到者。靠产量上规模达到“盈亏平衡点”,大幅度降低成本,进而向消费者让利。   ●国内消费者对空调器的要求最苛刻。我把国内的难关都攻克了,弄出的产品就是世界级的水平。   ●“世界的格力”是我们的目标。打“中国制造”的空调不一定都是好空调,但打上“格力制造”铭牌的一定要让消费者满意。   ●市场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创出来的。如果想在市场上“创”,就得更多地培养自身优势,开发特色产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跟自己较真,拿出“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追求精品。 返回   1、西瓜、芝麻一起抓   吴锦才:近几年,国外名牌企业改变了以往的运作方式,纷纷变产品入侵为合资办企业,把他们的技术、资金、品牌拿来入股,转而利用当地企业的人力、市场份额。合资厂已经办到了我们家门口来,用中国的资源、中国的人力竞争中国的市场。与这些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生产规模小、发展资本缺、技术水平弱,一系列问题造成竞争不在一个档次上。而恰恰这时候格力电器公司开始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据我了解,中国企业每年在欧洲空调器市场约有 10多万台的份额,格力一家占 7万台。一年创下 4000万美元的外汇,列空调出口的第一位。你们这么做是否想采用一种独辟蹊径的市场竞争战略的思路,希望别有洞天?   朱江洪:多么独到,还谈不上。“格力”走出国门抢国际市场,创汇额在空调企业中首屈一指。既有意识超前的一面;同时又有巧用天时、地利的因素。我们身在特区,经济信息灵通一些,市场渠道通畅一些,率先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当然要比别人成熟。但空调这个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完全是打破常规找到的市场机会。   首先,我想打破一个大家头脑中固有的模式:认为冲击国际市场,尤其冲击第一世界国家的市场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什么欧美市场铁板一块。其实市场的成熟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个行业,某个产品系列可能是超前我们很多,像汽车、电脑等等。在某些领域同样存在很多市场空白点等待我们去开发。过去,欧洲因为天气凉爽宜人,使用空调的人不大普遍,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变化,欧洲的空调市场逐渐拓展,日本、韩国和欧洲本地的空调厂家都开始角逐。这是个空档,挤进去一样可能别有洞天,我们用合理的价格和可信的质量拿到了订单。而且在国际市场销售有几点国内不能比拟的好处:不用支付每台 200元的“上门安装费”;推销广告由经销商来做;再加上企业出口产品后可以免税得到一台压缩机,总体利益比较可观。格力电器公司的出口额 1996年达到 4595万美元,在空调单项产品出口中名列第一,今年夏天还得到了欧洲企业家协会授予的“欧洲知名品牌奖”,这是市场给予我们的肯定,这方面的业绩坚定了我们做“世界的格力”的信心。我们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在空调这个领域做成世界最大的企业。当然较早地树立产品国际化的思路也非常重要,我们的产品很早就通过了欧洲质量认证。   吴锦才:格力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空调业的“大哥大”,仅仅几年的时间国内市场就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市场份额,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卓著的。但在这个时候,你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物力投放到开放国际市场,是不是有些顾此失彼,“丢了西瓜捡芝麻”。对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做法是不错,但一个企业的投放方向过于分散是很危险的。而且是在国外公司纷纷涉足中国的今天走这一步的,冒这种风险是否值得?   朱江洪:我觉得不能把开放国内市场与开放国际市场对立起来。当然,离开中国市场,就没有我们“格力”。国内市场,从来都是任何大企业成长起来的基本土壤。“格力”在市场上起步是从国内开始的。我们采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策略,并由此确定了开拓市场的具体方案:主要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不过分地看重利润率。很快,借助价廉物美的优势,迅速地占领了一些“大牌”空调无暇或不屑顾及的省、市的农村市场,把格力做成国内销售量数一数二的品牌。然后再掉头转向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形成后来居上的销售势头。这套独特的销售策略,实施下来的结果是我的市场占有率到年销售收入的总量上几乎年年翻番。   在国内市场格力取得了非常骄人的业绩,霸主地位基本形成。但格力的目标不会是只在国内称雄。我刚才讲过,国外市场的空白点相当多,不去抢占实在可惜。我今年夏天去罗马领欧洲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国际最佳品牌奖”,协会的主席诺德格斯先生对我说,以往欧洲天气凉,用不着空调。但近几年来突然形成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在整个欧洲大陆年销量超过 100万台。以生产“阿里斯顿”冰箱著称的默尔罗尼集团意大利公司邀请我去他们的法比昂总部,也说到空调市场是年增长最快的市场,他们有生产空调的意向,但是,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与我们谈了合作意向。这么好的市场机会我为什么不去抓,整个国际市场早就应该一体化。做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应当是连带在一起的。 返回   2、世界的格力   吴锦才:国际大公司缺乏空调生产技术,这一点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是否还有别的因素?   朱江洪: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国际性大公司缺乏这方面技术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从生产的角度看,实际有两层含义:首先,一流的生产技术要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拼凑出个工厂容易,但让这个厂很快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不是轻而易举的。格力的市场竞争力很强,技术经过几年的锤炼基本上成熟了。对消费者来说,空调器有两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阅读
  • 江森自控连续第七年...
  • (中国上海,2018年7月27日)近日,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举行。在期间发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在华贡献排行榜中,
  • 发稿时间:
  • 德图testo 440全新上...
  • Testo 440新品发布会-广州站今夏,德图仪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地分别召开了德图环境部年度新品testo 440双联通用
  • 发稿时间:
  • 德图助力知名新风厂...
  •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会选购一些让空气变得清新的产品。这样的需求也
  • 发稿时间:
  •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
  •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文件中能地热 [2018] 002号关于举办四季春2018第十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暨第五届地源热
  • 发稿时间:
  • 设计生命建筑 展示真...
  • 2018年6月14日,正当仲夏,稻花飘香、桃李及肩的季节,第十六届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学生组预选赛颁奖典礼在中机国际工程设计
  • 发稿时间:
  • 客厅是选择柜式空调...
  • 很多人都知道客厅的空调一般是选择柜式空调,那挂式空调可不可选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1、挂式空调挂式空调使用
  • 发稿时间:
  • 海尔发布新品自清洁...
  • 海尔联合苏宁发布自清洁空调新品海尔联合苏宁易购发布了温湿双控的自清洁空调新品净铂自清洁空调。据悉,净铂自清洁空调搭载最新
  • 发稿时间:
  • 2018年中国供热展面...
  • 中国绿色暖通市场商机勃勃,在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驱动下,ISH ChinaCIHE 2018 2018中国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浴及舒适家居系统展
  • 发稿时间:
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倘若您发现本站有侵权或不当信息,请与本站联系,经本站核实后将尽快修正!